師範先生與野風雜誌及其創作系列報導
王怡婷
師範,本名施魯生,1927年生,江蘇南通人。
● 師範簡介
「學的是經濟,教的是心理,做的是生意,愛的是文藝。」這是師範自己作的打油詩,並說「最愛的排在最後」,不但是對他最好的詮釋,也說明了他在文壇上成功的原因。
1947年大學畢業,後來師範進入台糖公司,一做就是四十年,1988年在業務處處長任內退休。他的文學生涯也始於台糖。他的作品《沒有走完的路》曾經獲得民國41年度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─元旦獎金。
師範為台糖徵文所發表的第一個短篇小說創作《與我同在》,在《台糖通訊》獲得第一名後,便與一群對文學充滿熱情與理想的同事──金文、魯鈍、辛魚與黃楊共五人,合資創辦《野風》半月刊,並以「創造新文藝,發掘新作家」為宗旨,其風格新潮、文藝且浪漫,發行量曾高達七千多份,為五O年代的文學荒野吹起一陣風,愛好文藝的青年人手一本,對文壇影響深遠。在來稿選取上,為秉持公平原則,稿件一律要通過五位編輯審查,並獲得三人以上的同意才能刊登,其選稿之嚴謹,也挖到了不少明日之星,但也無意退了一些今日名家的稿。當時的青年作品若能登上《野風》,形同鍍金;日後在文壇大有名氣的作家,如余光中、鄭愁予、墨人、夏菁、劉非烈、楚卿、郭楓、郭良蕙、丹扉等,都曾在《野風》撰過稿。
師範寫作文類以小說為主,其小說的風格,深受兩個人的影響,一是寫《風蕭蕭》的徐訏,另一是寫《約翰、克利斯多夫》的羅曼羅蘭。小說用筆嚴謹,風格清新,集中西之長,對題材的萃取,人物心路歷程的發展,極為用心;進而對結局的處理,脫俗獨到;他的散文則深入淺出,雋永耐讀,令人回味。其寫作題材廣泛,關心同時代的人事,其思想與寫作總是「身體力行」,不喊口號,是一位腳踏實地、認真工作的人。
註:
1. 博客來網路書店網頁 http://www.books.com.tw
2. 欽鴻,〈海峽彼岸的一股“野風”——記南通籍台灣作家師範〉4期(2003年)。
3. 應鳳凰,〈掀起「野風」的師範〉,文藝月刊
176期(民73年2月),頁8-16。
●野風雜誌介紹
‧ 創刊時間:1950.11.1
‧ 停刊時間:1963.10
‧ 發行單位:野風出版社
‧ 出版地:台北
任職台糖公司的金文、師範、魯鈍、辛魚、黃揚,基於對文藝的熱愛,集資創辦純文藝的《野風》雜誌。內容多為中短篇創作,包含了家庭、職業、婚姻、求學、世界珍聞、國外風光等題材,對於小市民文學的形成甚具影響。並以「創造新文藝,發掘新作家」為己任。一九五二年九月第四十一期起由田湜、綠蒂主編,其間雖經過外界惡意的抨擊,《野風》卻仍一秉初衷,維持原有的「純文藝」走向及風格。
最初,《野風》在雜誌上為「綜合性文藝半月刊」,其後應讀者需求改為「純文藝刊物」。除了〈家庭與婦女〉一輯固定刊載,其餘皆為文藝作品。其作者群,一方面是小市民的文學創作,描寫各行各業人生百態,而另一方面則是略有名氣的文藝作家群。
在五O年代的台灣,政治上是全面戒嚴、經濟上蕭條不穩定,在文化上,對於出版、言論、集會,更制定各式各樣的法規。當時壽命較長、影響較廣的雜誌中,文學作品本身或多或少都有些政治色彩,在宗旨上,因應反共基本國策,竭力建構反共時代的集體戰鬥精神。而《野風》內容卻著重於內心抒發、個人情感、及生活經驗等文學性高現實性強的作品,這與當時以提升民族士氣、反共愛國的「戰鬥文藝」大相逕庭,也因此引來一陣嚴厲批判。共發行了192期,維持十數年之久,讀者群之廣大可見一斑,《野風》始終堅持的創刊理念,為五O年代初期的文壇注入個一股新血液。
參考文獻
1. 李麗玲,〈創造新文藝‧發掘新作家─初探五O年代初期的野風〉,文學台灣14期〈民84年4月〉,頁182-193。
2. 陳建忠、沈芳序,〈台灣新文學雜誌年表初編(一九二五~二○○三)〉,文訊月刊 213期〈民92年7月〉,頁119-137。
3. 施君蘭,〈《野風》的編輯們〉,文訊月刊213期〈民92年7月〉,頁102-104。
● 師範先生一系列著作
2004師範將過去曾發表與未發表的文章集結起來重新出版,包括三本長篇小說:《沒有走完的路》、《穀倉願望》、《百花亭》,五本短篇小說:《與我同在》、《緣》、《遲來的幸運》、《慧眼》、《苦旱
燃燒的小鎮》,二本散文集:《思想散步》、《夜讀雜記》,以及一本文藝心理譯著:《實用想像學》,共計約150萬字,由文藝生活書房出版。